明志科技大學於 2024 年起與台北野鳥協會、荒野保護協會、新北市環保局、新北市高灘處及經濟部第十河川分署開始溝通並試圖凝聚各方共識,於9月19日上午假明志科技大學創新大樓福爾摩莎講堂召開「2024在地環境永續論壇」,第一場次主題為「淡水河流域行動-蘆堤的過去與未來」,第二場次主題為「從海洋到河流-環境教育,該逆流而上或順流而下」,針對蘆洲河堤的廢棄物處理、轉型方向、設施翻修、土地利用及管理等面向梳理可能的行動方案。
經濟部水利署第十河川分署温啟忠科長指出,第十河川分署自110年起在淡水河流域進行疏濬工程,迄今完成約15萬方的河域面積,下一期會持續在淡水河流域及蘆洲堤岸邊繼續進行疏濬工程和紅樹林移除行動,期許和明志科技大學、在地里辦公室配合,透過公私合作共同守護淡水河環境。
新北市政府環保局林東青股長表示,環境保護光靠政府部門推動是不夠的,需要社會大眾共同行動,才能長遠改善環境問題,環境教育從小學階段開始進行,透過課堂教學認識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且企業和民間團體的支持能更有效地推動環境守護行動,讓環境保護理念深入人心,實現永續發展。
新北市政府高灘處林雅如股長說明,由於蘆洲區堤後路公私土地交界複雜,私人汽、機車闖入,留置大量私人物品與垃圾交雜,在管理上的確有其困難之處,高灘處規劃與各部門商討設置電力及監視器設備,定期派員針對堤後路河岸邊垃圾進行清理及巡視,透過宣傳活動或社區教育,提升民眾的環保意識,期許能恢復蘆洲堤岸邊的自然風貌。
台塑企業總管理處蘇啟瑞高專建議,結合蘆洲區堤後路附近各級學校,由明志科技大學、NGO組織共同規劃設計環境教育系列課程,規劃實地調查或生態導覽活動,參與動植物的觀察與記錄,同時帶領學生協助清理河岸垃圾,不僅能夠改善環境,還能加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激發他們的行動力,並推動在地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明志科技大學劉祖華校長提及,結合大學社會責任(USR)計畫推動,與公、私部門、NGO組織共同建立國家自然公園的願景,是非常值得期待。在自然公園或濕地周邊建立解說立牌,介紹當地的生態特色與重要物種,進一步發展亮點項目,如「世界地球日」、「國際濕地日」等,增加公眾關注度,並且與政府部門、NGO組織合作建立淡水河健康指標的長期監測計畫,提高社會對河川健康的關注度,這些策略可以協助推動北部的環境保育工作,使USR計畫與地方生態保育有效結合,並增強公眾的環保意識和社會參與感。
明志科大近幾年在淡水河流域發起許多保護行動,為河川守護工作帶來相當多的助益,未來非常歡迎各界夥伴參與守護淡水河行動,在公私協力下寄望114-116年間能翻轉蘆堤為垃圾場的現況,蛻變為北台灣生態豐富、候鳥群聚的一方樂土,向社會傳遞生態保護的重要性,激勵更多社會大眾關注和參與生態保育。
Engilsh:Ming Ch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osted “2024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ility forum” to call for a protection action of Ludi embankment with industrial leaders, authorities and professional educators.
本文同時刊載於SDGs永續電子報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