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明志科大電漿與薄膜科技中心教授參訪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與光雲大學電漿生物科學研究中心深化國際合作關係,促進電漿與薄膜技術發展

最後更新日期 : 2024-11-08

2024年9月29日至10月2日,明志科技大學電漿與薄膜科技中心主任李志偉講座教授,偕同材料工程系主任黃啓賢教授、劉定宇特聘教授、黃裕清教授及張麗君教授,共同訪問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材料科學工程系,簽訂合作備忘錄並討論跨國合作議題。此外,團隊亦造訪光雲大學電漿生物科學研究中心(PBRC),進行演講並續簽合作備忘錄。

KAIST成立於1971年,位於韓國大田廣域市,素有“韓國版麻省理工學院”之稱。訪問期間,本校黃裕清教授分享了與KAIST材料系辛主任的合作成果,透過同步輻射分析技術協助辛主任分析其鈣鈦礦奈米材料的結構,並於今年9月共同發表SCI論文。劉定宇特聘教授則與該系的Yeonsik Jung教授在表面增強拉曼光譜(SERS)晶片上進行合作與交流,為未來本校材料系與KAIST的合作建立了良好的基礎。在與KAIST金副校長的會談中,提到KAIST推行的「one PI, one company」政策,鼓勵每位教授成立自己的start-up公司,實現研究成果的商品化。金副校長表示,KAIST除了提供空間外,還提供約20萬至30萬美元的資金支持,幫助教授們啟動公司的營運。目前KAIST教授已有100家成功運營的公司,成功率高達98%。

10月2日教授們參觀光雲大學的電漿生物科學研究中心(Plasma Bioscience Research Center,PBRC),該中心由世界知名的低溫電漿研究領袖Eun Ha Choi教授主導。Choi教授於參訪期間介紹了他的公司PLASADE所開發的農業用電漿水機,藉由加熱電漿到超過100度的溫度以分解臭氧的生成,並且利用電漿頻率與能量的控制,選擇產生NO及NO2氣體,該設備今年已成功銷售給三家韓國農業研究機構,每家機構利用此設備生產的農業電漿水,能夠為五個農戶提供日常農作物的灌溉,從而有效避免農藥的使用。本校張麗君教授在低溫大氣電漿電源供應器方面也取得了顯著成果。此次參訪不僅為張教授在低溫電漿設備的電極設計和去除臭氧技術提供了多項創新概念與技術方案,同時也促進了與PBRC的國際合作,為未來的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礎。

此次訪問彰顯了明志科技大學在推動國際合作及電漿與薄膜技術發展方面的積極努力,期待未來能有更多的合作機會,進一步促進學術研究的深化。


English:Center for Plasma and Thin Film Technologies professors visited the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t KAIST and the Plasma Bioscience Research Center at Kwangwoon University in Korea to enhanc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advance plasma and thin film technologies.
本文同時刊載於SDGs永續電子報第16期。

資料來源: 電漿與薄膜科技中心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