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愛在地方.夢想起飛─明志科技大學USR在地論壇

最後更新日期 : 2022-01-19

  明志科技大學為永續推動大學社會責任(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簡稱USR),通識教育中心於110年11月11日(星期四)、11月12日(星期五)辦理「愛在地方.夢想起飛─明志科技大學USR在地論壇」,邀請新北市泰山區、新莊區在地人民社團、執行地方創生的在地青年團體、社區大學等團隊,進行推廣地方知識庫的經驗分享,進而增加新泰地區各單位橫向友善交流與學習,促進更多師生參與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議題。

  明志科技大學USR在地論壇11日(星期四)上午10時,於本校教學大樓二樓簡報室舉行第一場次,由劉祖華校長主持,南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張季珠部經理、新北市眾能創新協會蔡黃阿員理事長、明志書院李江河主委、明志書院胡崇欣委員、新北市泰山藝文協會林昆山會長、新北市立圖書館泰山分館胡鈺苹主任、輔仁大學華裔學志漢學研究中心黄渼婷主任及本校師生參與討論,提出社區營造和設計創新的想法與建議。

  新北市眾能創新協會蔡黃阿員理事長講述,透過在新北市泰山區大科里社區發展協會舉辦裝置藝術、獅王文化節竹燈籠等竹藝課程,介紹竹藝在傳承上的緣起與轉化。並辦理「弱勢關懷服務、推動文化藝術創作活動、推展傳承竹編技能及相關研習」,來達到樂活樂齡的竹藝推廣,有助於公共利益、善良風俗之關懷與藝文」各項活動未來發展。

  明志書院李江河主委介紹,新北市泰山區明志社區地理位置、居住人口數、人口結構、福利人口結構、社區發展協會組織架構、志工人數等社區概況,以著重文化傳承及綠美化營造之目標,講述古蹟泰山巖、歷史建築明志書院以及廣闊的義學坑自然生態園區。

  新北市泰山藝文協會林昆山會長闡述,新北市泰山藝文協會社區發展,以及跨年齡族群推廣藝文,並透過舉辦各式藝文活動,讓社會大眾認識藝術的深淺知識,如何從日常生活中創作,打造出個人的學習脈絡,增進藝術修為。

  本校管理暨設計學院林晋寬院長針對新北產業鏈結經濟永續發展計畫,分析其目前經濟生態系統、計畫介紹大學社會責任實踐的目標理念及執行亮點、成果影片推廣。

  本校通識教育中心蒲彥光主任針對北臺首學帶狀文物館行動計畫,分析計畫實踐場域問題,如何執行策略與目標,來組織計畫架構與團隊、拓展場域並新增基地。

  南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張季珠部經理表示,2013年開始執行企業社會責任(CSR),每年產出一本CSR報告書。2017年和2018年參加ESG(環境、社會和企業治理)競賽,分享如何長期耕耘在地場域,未來將與台塑三校、公部門、私部門合作,拓展觸角,深化在地文化。

  新北市立圖書館泰山分館胡鈺苹主任講述,今(110)年所成立地方知識學專區,以及與國際事務中心合作英語故事活動,如何讓在地學童提升英語能力,拓展國際視野。以及在地推廣活動,包括和大科社區合作竹藝編織,以及舉辦頂泰山巖、應化生態園區走讀活動。

  輔仁大學華裔學志漢學研究中心黄渼婷主任探討,未來如何觸及在地文化研究,藉此作為社會服務的方針。

  本論壇12日(星期五)上午10時,透過Microsoft Teams舉行第二場次,由周金萬主秘主持,泰山高中陳民哲主任、明志國小李宗哲主任、泰山國小溫育賢主任、同榮國小李琇貞主任、義學國小劉啟瑞主任、義學國中李倩蘋主任、明志書院陳杰總幹事、新莊社區大學黃昱傑主秘、林口社區大學王貞乃主任、林口社區大學戴嘉琦小姐、遊境感知所葉俞君小姐、遊境感知所普若琳小姐、遊境感知所蔣家愷先生、新莊遊藝隊蔡婉筠小姐、泰山地方創生青年紀妤臻小姐及本校師生參與討論,提出在地優質教育、建置地方知識庫、青年地方創生的想法與建議。

「大手攜小手共創在地優質教育」

  泰山區各級學校教務處主任分享本(110)年度環境與生態教育推動情形、新住民二代學習狀況與母語教學推動情形,並給予本中心建議與指教。

「地方知識庫與社區營造」

  新莊社區大學黃昱傑主秘透過參與2019年新莊區塭仔圳重劃公展說明會、2021年楓江都市計畫公展說明會兩個案例,講述社區大學成立宗旨在於提升人民現代公民素養及參與公共事務能力、協助推動地方公共事務、強化在地認同、地方創生、培育地方人才、發展地方文化、地方知識學及促進社區永續發展。

  林口社區大學戴嘉琦小姐講述林口社區大學是一所座落於林口新市鎮的成人學習園地及公共倡議平台,辦學團隊以校園為基地,對外運用校內各領域的人才資源,為林口在地的文化、環境等公共議題倡議;對內則透過課程發展的規劃與思考,來回應地方從農村向新市鎮轉型的人、文、地、景、產變遷需求,對林口地區公共的議題提出回應和創造性的願景想像。

「青年創新×地方創生」

  泰山在地青年紀妤臻小姐,目前就讀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過去曾向新北市政府文化局青年社造計畫:第一,109年「從心娃掘泰山的美寧故事」,針對特定對象的復振型計畫,訪談20餘位美寧人深度訪談,並發行《娃娃誌》刊物,為美寧娃娃產業留下紀錄。第二、110年「看不見的泰山.看得見的生活」,針對不特定對象的活動型計畫,透過視訊訪談,邀請20餘位泰山在地居民線上交流。

  第二,遊境感知所是由三位輔仁大學學生組成,以新莊官將首為題,推廣社區營造。新莊官將首發源地為大眾廟,源自近百年歷史的五一大拜拜,該社團以官將首臉譜作為串連活動的主軸,和文史工作者合作田野研究,蒐集居民扮將腳還願的故事;與年輕設計師及學生合作,以插畫詮釋居民記憶故事、服裝設計轉化臉譜元素,邀居民參與藝術共創活動,將平面臉譜視覺立體化,創造不同於繞境出巡的美感體驗。藉由藝術展演將青年的活力引入社區,促使新莊文化記憶以新樣貌再現。

  第三,新莊遊藝隊成立於2014年7月,每月舉辦一次新莊老街走讀活動,帶領民眾了解家鄉在地老故事、街道過去風貌等,透過深入街區的經營與了解,理解新莊這塊土地的歷史脈絡,以「說故事」方式,介紹新莊老街周邊商店與景緻,如武德殿、慈祐宮、當地雜貨店、米店等。

  這是個不斷變動的嶄新時代,在地夥伴都在思考社區營造、地方創生的趨勢走向,本校希望能了解在地社團參與經營的看法,並激發更多師生思考泰山、新莊、林口等地未來的願景、目標及方針。論壇最後安排綜合座談,相互交流意見,將各方意見收集作為本校後續研擬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規劃指引。


通識教育中心網站:https://ge.mcut.edu.tw/?Lang=zh-tw

本文刊載於明志電子報第121期。

資料來源: 通識教育中心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