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志科技大學參與2022年「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展出綠色能源、5G天線與醫材等新技術,經由大會發明競賽評審嚴格把關,於500多件專利作品中脫穎而出,共獲得2銀、4銅的佳績。
明志科技大學表示,本次獲得銀牌部分,是以本校材料系李志偉特聘教授所研發的「高熵合金薄膜及其製造方法」以及機械系馮奎智教授所研發的「雙層低溫共燒陶瓷貼片天線」等二項技術;李志偉特聘教授的技術主要應用在骨科醫材,採用生物相容性等莫耳比高熵合金薄膜於純鈦棒表面進行鍍膜改質,提升純鈦棒之抗腐蝕能力達2.1至3.1倍;有助於提升植入物的骨整合能力,亦可隔絕生醫級316L之鎳金屬離子釋出毒性問題。而馮奎智教授獲獎作品,在實驗量測S11的天線訊號,特性可達-26dB,能夠滿足產業-10dB的要求,有助於應用在5G商業產品與被動元件上。
在銅牌部分,本校綠能中心以楊純誠主任發展多年的「複合式固態電解質膜之製備方式、及使用該複合式固態電解質膜之全固態鋰電池」,解決現有電池「脹氣」問題,且使得鋰電池更具有安全性;環安衛系吳容銘老師研發的「渦流反應裝置」運用於洗車廢水回收,每年可回收一座寶山水庫的水量,若是運用於晶圓代工產業,則有助於顆粒篩選,減少損耗與提高良率,預估每年可創造約9千萬元的價值;而在工設系賴宛吟老師跨領域結合材料與化工專業,研發「浮油蒐集裝置」,無須動力即可自動收集油汙,且分離之油汙可以直接回收再利用,不會造成二次汙染問題,具有環保、重複利用及低成本的優勢工設系許定洋老師設計之「護理車垃圾桶」依據醫護人員現場使用護理車的需求,改善護理車垃圾桶現有不易開關、掀蓋感染風險與套袋的等缺點。
明志科技大學表示,依據主辦單位統計,本次共計有516件作品參展,頒發310面獎牌,本校能從眾多優秀作品脫穎而出,獲得2銀4銅的佳績,再次感謝大會評審給予肯定,振奮人心。本校以「產學研發型科技大學」為發展目標,投注大量研究資源,希望能夠營造明志科技大學成為「明志產學研究院」。透過本次參與2022年「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實際展出本校厚實的研發能量,也期待產業先進相關技術有興趣者,與本校產學合作發展中心做進一步的洽詢(02)2908-9899分機3071、3079。